阿尔伯特•班杜拉 [激励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出生于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艾奥瓦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班杜拉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心理学》,是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总结性著作。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催生了社会学习理论,也奠定了他在西方心理学界较高的声望。1972年,他获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会分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主要观点

1、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人有使用象征性符号的非凡能力;强调人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强调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观察的影响。

行为不是由人和环境的任何一方决定,而是由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这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但是,对“这两种影响因素如何结合在一起来决定行为”这一基本问题却一直没有形成共识。1938年,库尔特•勒温提出模型B=/(P,E),将人与状况视为各自独立的实体,认为它们是交织在一起而引起行为的。关于相互作用的第二种观点是,虽然承认人和环境的影响是两个方向的,但就行为来说只限于一个方向。人和环境虽然是相互依存地成为作用于行为的原因,但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人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不能成为原因。而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行为、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作为决定因素相互发生作用,如下图所示。

2、自我强化理论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班杜拉做出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在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修正的自我强化理论。

班杜拉认为,斯金纳强化理论所研究的是通过管理控制施加给行为主体的外部强化。而在班杜拉看来,除了外部强化之外,行为主体还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部自我强化,即自己给自己激励或强化。他认为,这种自我强化是被自己设计的目标所驱使的,这种行为修正方式可随时被行为主体所运用。行为主体对外部强化信号的刺激可能并不敏感,如他并不在意是否得到上级的褒奖,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强化的效果则不会明显,而自我强化却是发自行为主体的内在的一种期望。因此,自我强化对行为修正或激励的效果常常比外部强化的效果更好。

写作行为是一个通过评价性的自我强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的好例子。作者并不需要什么人坐在他的旁边,并不需要别人的不断强化,也照样能写出满意的文稿。这是因为他知道受欢迎的作品都要满足哪些标准,在写下什么之前想法就已出现。个人的标准越是严格,推敲也就越是彻底。自我推敲经常超过他人的要求。实际上,有些人在自我推敲上过于严格,结果使自己的努力变得徒劳;有些人则缺乏适当的标准,根本不进行自我推敲。

由于人具有表现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所以他们很少依赖及时的外在强化来支持自己的行动。因此,把自我强化过程放进学习理论中来可大大增强适用于人类的强化原理的说服力。

精彩语录

  • 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价值最终要以它的方法步骤在影响心理变化上的功能来判断。而别的科学则是根据它们应用哪些知识在做出预知和技术革新上可能发生的贡献来评价。
  • 人们通过语言的和想象的符号,在表象形式中加工和保存所获得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行为。意向性行为的能力根植于符号活动。
  • 心理学不能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度过一生,但是它可以给他们影响个人变化和社会变
  • 化的手段,而且它能帮助他们通过评估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的后果来做出价值抉择。

评价

班杜拉的自我强化理论是勒温的场论和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发展。该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不能单纯依赖外部控制对行为进行引导和修正,还应重视自我强化的作用,而且应将这两种强化结合起来,实施双向强化,即在激励人们的行为时,应特别注意通过提高人们内心世界的满足来激发人们行为的动机。

大师著作

《青少年的攻击》,1959年

《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1963年

《行为矫正原理》,1969年

《社会学习心理学》,1977年

《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1986年

——传记和解读

《阿尔伯特•班杜拉    他和他的思想》),埃文斯著,1989年

《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高申春著,2000年

此条目发表在管理思想史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