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 [领导理论]

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哈佛商学院松下幸之助(Kono-sukeMatsushita)领导艺术名誉教授。他因为在与经济相关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以及对领导行为的显著特征和管理者、领导者的杰出品质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扎莱兹尼克教授认为,若要加深我们对工作中的人的理解,首先必须理解人的精神。他讲授的课程不只是考察商业组织中的领导人,而且还强调家庭、个人的感情生活、事业目标与个人抱负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他是KingRanch公司的董事会主席,Ogden公司、Timberland公司、自由通信公司、Butchers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也是诸多企业及政府的顾问。

主要观点

作为领导学领域的早期理论家,扎莱兹尼克在后来的一系列著述中深化和展开了他的领导学理论。《学习领导》一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巴顿将军和卡耐基等人的管理风格,为商界领导人提供了重要的教训和指导。《权力和企业意识》让人们认识了权力的本质和企业的意识,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运用权力而不是滥用权力。而在《管理者与领导者:二者有什么不同?》一文中,他指出了管理者与领导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对于什么是培养领导者的最佳方法这一问题各有其答案,而商界的答案是培养管理者就是培养领导者。但是这种机制虽然能够保证控制得法、各方权力平衡和管理者胜任其职,却不能保证组织富有想象力、创造性或者在道德上不偏离正轨。而且,管理者倾向于集体领导,使企业内部不免滋生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有区别的两类人。管理者注重理性和控制,他们是问题解决者。成为管理者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英雄主义,只要你坚持不懈、工作勤奋、聪明窨智,有分析能力、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具体不同体现如下:

对目标的态度

对待管理目标,管理者很少投入感情,他们设立目标是为了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的目标通常源于自我需要而非欲望。但是领导者却主动设立目标,积极地而非消极地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目标。

工作的概念

管理者倾向于把工作当作一种促成过程,他们像外交家和斡旋人一样,利用谈判、讲价以及赏罚等手段,让观点相左的各方通过妥协接受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在于,这种做法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而领导者对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会创造性地给人们描绘出振奋人心的愿景,然后才制定解决方案。面对机遇时,领导者的个性决定他们会主动冒险,而管理者则较为保守。

与他人的关系

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上,管理者一方面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愿过多投入感情;而领导者却能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这是因为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做事,而领导者关注的是事件和决策对于参与者有何意义。为了调和出双赢的状态,管理者往往把别人的注意力转向如何做决策,而不是做什么样的决策。与下属沟通时,管理者喜用暗示而不用明示。在领导者主宰的组织中,人际关系常常显得混乱和紧张。但是这样的氛围也会鼓足人们的干劲,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自我意识

管理者生而处优,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对所处的环境有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管者,社会赋予了他们指导组织以及平衡现有社会关系的管理能力。而领导者生而处艰,一直在为获得某种秩序感而奋斗,深感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人。他们希望变革并且寻求变革,自我超越的欲望推动着他们去争取心理和社会的改变。

领导者的培育

领导者像艺术家或经常与某些神经官能症作斗争的天才,他们的能力发挥情况波动极大,甚至可能完全失去某种能力。同时,对于管理者和领导者而言,其发展模式还涉及在孩提时代特殊人物对他们的影响。即使拥有超群的禀赋,如果培养不当,也难以塑造出伟大的领导者。有天分的人需要与良师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艾森豪威尔有幸遇到了康纳将军,卡耐基则得到了托马斯•斯科特的指点。

经典语录

  •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们在个人历史、动机及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上存在着差异。管理者如果不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目标,也是以一种非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领导者则是以一种个人的、积极的态度面对目标。
  • 管理者倾向于将工作视为一种授权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不同的人员及观点的结合,他们之间相互作用致使战略得以确立,决策得以制定……领导者对待长期性问题则力图拓展新的思路,并开启人们新的选择空间。
  • 管理者将其自身视为现存秩序的卫道士和规则制定者,凭借这些秩序,他们实现着自身价值并获得物质利益。管理者的自我价值意识通过现存组织的强化和永久化得以加强,他们与其所承担的职位和责任协调一致。
  • 领导者往往表现为“再生”性格,他们感到自身与环境是相隔离的。

评论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企业正受到日本企业的进攻,迫切需要具有创业和改革精神的领导人。但此时商界却处于对“管理者”的膜拜之中,在崇尚集体领导的管理者统治下的大公司,到处弥漫着保守的气氛和官僚主义,创业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明显受到抑制。在商学院,大多数教授还是科学管理、时间与动作、组织图之类理论和实践的忠实信徒。在这样的背景下,扎莱兹尼克的文章无疑是一颗振聋发聩的重镑炸弹。他指出,管理研究和实践缺少了“有抱负、愿景以及人的种种动机和欲望的另一半”。从此以后,领导职能研究开始包含丰富的人性内容。领导的内涵从简单的权力应用,扩展到激励、沟通和解决冲突等人文领域,实现了从重“物”的管理思想向重“人”的管理思想的转变。

大师著作

《组织生活中的权力和政治》,1970年

《管理者与领导者:二者有什么不同?》载《哈佛商业评论》,1977年5/6月刊

《权力和企业意识》,1985年

《学习领导》,1993年

此条目发表在管理思想史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