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爱德华兹.戴明(1900—1993),生于美国艾奥瓦州,著名的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学家。在国际上,他与约瑟夫.M.朱兰并称为质量管理的先驱。
戴明于1921年从怀俄明大学毕业后继续前往科罗拉多大学进修,并于1925年取得数学与物理学硕士学位,最后于1928年取得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婉拒西屋电气公司的工作机会而应聘到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农业部的固氮研究所工作。他也曾经利用一年的休假到伦敦大学与费希尔(R.A.Fisher)做有关统计方面的研究。1950年,戴明博士应聘去日本讲学,并将其报酬捐出,而后几乎每年都赴日继续指导,奠定了日本企业界良好的质量管理基础。
主要观点
1、质量管理14要点
戴明博士针对美国企业领导提出了著名的质量管理14要点:
- 要有一个坚定不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观点,为此,要投人和挖掘各种资源。
- 要有一个新的管理思想,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或差错和有缺陷的产品。
- 要有一个从一开始就把质量寓于产品中的办法,而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 要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在原材料、标准件和零部件的采购上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对象。
- 要有一个识别体系和非体系原因的措施。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
- 要有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岗位培训,这不只是埼训现场操作者怎样干,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
- 要有一个新的领导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领导自己也要有个新风格。
- 要在组织内形成一种新风气,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理。
- 部门间要有一个协作的态度,帮助从事研制开发、销售的人员多了解制造部门的问题。
- 要有一个激励、教导员工提髙质量和生产率的好办法,不能只对他们喊口号、训斥、下指标。
- 要有一个随时检査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有效性的程序,并且要看它们是真正帮助员工干好工作,还是妨碍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 要把重大的责任从数量上转到质量上,使员工都能感到他们的技艺和本领受到尊重。
- 要有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以使员工能够跟上原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机器设备的变化。
- 要在领导层内建立一种结构,推动全体员工都来参加经营管理的改革。
2、戴明循环圈
1)、戴明循环圈的含义。PDCA循环的概念最早由戴明博士提出,所以又称其为“戴明循环圈”。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代表不同的意义:P(plan)即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即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即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哪些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即行动(或处理),也就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肯定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留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PDCA循环的四个明显特点。
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大环带小环。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类似行星轮系,是大环带动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3)、“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四个阶段就是P、D、C、A。“八个步骤”是: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包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何处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怎样执行;执行,
即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检査,即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标准化,即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最后,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人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七种工具”是指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作关图、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等。
3、戴明学说的核心
戴明学说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说明了质量管理与改善并不是个别部门的事,需要有最高管理层领导的推动才可奏效。
戴明学说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高层管理的决心及参与、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通过教育来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改良的技术训练、制定衡量质量的尺度标准、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及认识、不断改进活动以及各级员工的参与等关键内容。
精彩语录
- 质量无需惊人之举。
- 全世界的人都认为问题是由工厂里的工人一手造成的。他们不是你的问题所在,自有工业史以来,工厂里的工人一直明白质量是他们的护身符。他们知道消费者手中的劣质产品将会使产品失去市场,使他们失去工作。他们无日不生活在这种认识和恐惧之中。然而他们不能好好地工作,别人不允许他们好好工作,因为管理需要数字说明和多多益善的产品,而不是质量。
- 商业利润来自重复消费者,他们对你的产品和服务赞不绝口,把朋友也拉人到你的产品的消费者行列中。
- 千万不要只简单地考虑生产和销售,应该重新设计产品,再次把流程纳人设计范围内,不断提高质量。消费者是生产线上最重要的一环。
- 每个人都有客户,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客户是谁,也不知道客户需要的是什么,那么他还没有了解自己的工作。
- 以检验出有缺陷的东西,把它们扔掉为目的已经晚了,这没有效率并且成本很高。质量不是来自于检验而是来源于过程的改进。
- 公司买不到高质量的方法—这一过程必须通过高级管理层达到。
评论
戴明给美国所带来的尊重人性的管理革命和体制创新,为今天美国不断的技术突破、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迅速崛起的新经济奠定了基础。目前盛行的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体系和美日地区盛行的质量管理标准TQM、TQC等,几乎都可以在戴明的“质量管理14要点”中找到类似或相同的诠释。而今成功者们的很多创新秘诀不过是戴明管理要点的转述。
大师著作
《走出危机》,1982年
《工业、政府和教育的新经济》,1993